国际铜业研究组织(ICSG)发布全球铜矿与精炼铜市场展望(2025–2026)报告表示,2025年全球铜矿产量预计将增长2.3%,达到2,350万吨,主要受益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卡莫阿铜矿(Kamoa)和蒙古奥尤陶勒盖铜矿(Oyu Tolgoi)扩产的进一步提速,以及俄罗斯马尔梅日斯科耶(Malmyzhskoye)新矿的投产。
2026年,铜矿产量将以更快的2.5%增速成长,达到2,410万吨,受益于新扩产能的持续提速(包括中国),以及智利与尚比亚供应改善、印尼自2025年产量下滑后的反弹。未来两年内,多项中小型矿山的启动和扩产也将助力产量增长,尤其在刚果、巴西、伊朗、乌兹别克、厄瓜多、厄立垂亚、希腊、安哥拉与摩洛哥等地。
全球精炼铜产量预计在2025年增长2.9%,2026年增长1.5%。 2025年精炼铜产量预计增长2.9%达到2,829万吨,主要受中国产能持续扩张,以及印尼、印度与刚果等国新产能投产的支持。初级电解精炼产量(来自矿石浓缩物)预计成长3%,溶剂萃取-电积采铜法(SX-EW)产量预计成长3.3%,而次级精炼产量(来自废料)预估成长2.2%。
2026年精炼产量增速将放缓至1.5%,达到2,873万吨,尽管部分新产能继续增产,但初级电解产量因浓缩物供应受限而成长有限,这将部分抵消SX-EW与废料来源产量的增长。 SX-EW产量预计将增长2.2%,而废料来源的次级精炼产量将因多国新建与扩产项目推动,增长6.4%。
全球表观精炼铜消费量预计2025年增长2.4%,2026年增长1.8%。鉴于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削弱全球经济前景并影响铜需求,消费增速已下修。 2025年全球精炼铜消费增长预估为2.4%(前次预估为2.7%),达到2,800万吨。 2025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预估将达到2,852万吨。
中国消费量预计2025年增长2%、2026年增长0.8%。亚洲仍将是全球增长的主动力来源,其他主要消费区如欧盟、日本与美国的需求将保持疲软。整体而言,制造业活动改善、新兴能源转型、城市化、数位化(如数据中心)与印度及其他国家半导体产能发展,仍将对铜需求形成支撑。
全球精炼铜市场供需预计2025年过剩28.9万吨,高于去年9月预测的19.4万吨,2026年过剩20.9万吨。 ICSG指出,实际市场平衡可能因多项不可预测因素而与预测数据有所出入。 ICSG所计算的中国「表观需求」未考虑国内未报告库存变化(如国储局、生产商、消费商、贸易商、保税库存),而这些变动在库存建立或去化期间对全球平衡有显著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