铜价预期下修,市场重估需求前景
中美双方日前达成90天关税暂停协议,初期曾提振市场情绪,使铜价一度升至4月2日以来新高的9,664美元。不过,Saxo Bank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指出,这不过是暂时休战,许多结构性问题仍未解决,尤其中国经济已显现出长期损伤迹象,使需求前景再度蒙上阴影。

花旗集团分析师则预测,随着「抢先出货」效应逐渐退场,第三季铜价将回落至8,800美元,低于本季的9,300美元平均价。他们认为,尽管双边谈判仍在进行,但整体关税水准远高于今年4月前,预料将对实体金属消费带来压力。

美国内需撑盘,潜藏新关税风险
短期内,美国市场对铜的强劲需求持续支撑价格,导致COMEX铜期货价格高于伦敦金属交易所(LME)的基准价。不过,华府目前正针对金属进口启动新一轮关税调查,一旦政策正式上路,可能促使美国国内铜库存迅速被消化,进而引发进口需求短期急遽下滑,对整体价格形成另一波压力。

非铜金属同步承压,中国需求转弱成关键
除了铜之外,5月15日LME其他金属也出现走弱迹象:

🔹 铝下滑1.1%,至每公吨2,499.50美元。

🔹 锌下滑1.4%,至每公吨 2,726.50 美元。

🔹 镍下滑0.5%,至每公吨 15,785 美元。

🔹 锡上涨0.6%,至每公吨 32,950 美元。

🔹 铅上涨0.4%,至每公吨 2,002 美元。

先前铝、锌和镍的价格之所以能暂时上扬,是因为一些原本押注价格会下跌的投资人,为了止损或获利了结而回补买单,这种短期买盘让价格出现反弹。不过,这样的支撑力道已经明显减弱。

Marex经纪公司高级金属策略师Alastair Munro指出,随着金属价格偏高,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购买意愿明显下滑,导致整体需求疲弱。尽管中国对铝产量实施长期限制政策,但短期内仍难抵销需求减少的冲击。

新闻来源:《全球金屬》中美關稅暫停無法救市?銅價下滑背後的經濟警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