銅價持續在高位徘徊。雖然美國川普政府關稅政策帶來的混亂已經平息,但由於環境保護的呼聲和礦山坍塌事故,對主要礦山礦石供應的擔憂正在增強。利用礦石生産銅錠的JX金屬等日本國內的冶煉企業由於獲利性下降,明確了減産方針。 

   

  作為銅國際指標的倫敦金屬交易所(LME)3個月期貨截至8月15日為每噸9,773.5美元,徘徊在1萬美元附近。比4月美國總統川普宣佈關稅措施後暴跌的低點上漲2成以上。

     

  關於銅,2月川普簽署了指示討論加徵關稅的總統令。擔憂被徵收關稅的搶搭末班車需求導致行情上漲。到7月下旬,判明瞭作為交易核心的銅錠處於美國關稅的對像外,有觀點認為行情將轉為疲軟,但價格仍居高不下。

     

  主要原因是礦石短缺。銅被用於電線等廣泛領域。在最大消費國中國,銅錠的産能正快速擴大。銅業相關人士表示,「礦石生産跟不上需求成長」。

        

  銅礦石開採面臨的形勢嚴峻,目前確保高品位銅礦石日趨困難。

   

  7月,作為銅礦石生産國的智利的主要礦山-埃爾特尼恩特銅礦發生隧道坍塌事故。雖然未受坍塌事故影響的區域正在恢復開採,但日本市場風險顧問公司(Market Risk Advisory)的共同代表新村直弘表示,市場上認為「這再次提醒人們銅礦石供應不足」。

2023年,巴拿馬的巴拿馬科佈雷(Cobre Panama)銅礦停止生産。這處礦山佔全球産量的1%以上,因環境破壞的抗議活動等而被迫關閉。進入2025年後,仍然沒有重啟運營的眉目。  

   

  明顯受到礦石短缺影響的是把礦石加工成銅錠的冶煉企業。冶煉企業的主要獲利來自銅錠的加工費。隨著礦山企業的礦石銷售價格上漲,冶煉企業的加工費被大幅壓縮。

     

  業界相關人士透露,「加工費用佔銅錠價格的比例在2000年前後為2成左右,現在有時僅為1%左右」。在現貨(即時合約)市場上,正在出現原料礦石的價格高於銅錠的倒掛現象。

     

  在賣方佔優勢的情況下,礦山企業看到銅錠的國際價格後變得強勢,提高礦石賣價的傾向突出。而冶煉企業則陷入了無法確保利潤的狀況。此前,冶煉企業忍受加工費的低迷,繼續生産銅錠,但目前已接近極限。

     

  美國地質勘探局(USGS)的統計顯示,日本的冶煉銅(銅錠)産量居世界第4。 JX金屬6月中旬表示,由於購買礦石的條件顯著惡化,將考慮冶煉廠的減産措施。三菱Materials也於8月4日宣佈,將討論縮減小名浜冶煉廠(福島縣磐城市)的銅精礦處理規模。

      

  純電動車(EV)和數據中心對銅的需求可望增加。如果冶煉企業因無法從銅價上漲中受益而採取減産方針,且減産進一步擴散到全球,銅供應將無法跟上急劇擴大的需求。從中長期來看,銅價或將持續走強。

    

新聞來源:https://zh.cn.nikkei.com/politicsaeconomy/commodity/59688-2025-08-20-08-44-47.html